首页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经典语录 >

几度秋意浓,最是桂花香,八首经典咏桂花诗词带您走进别样的秋天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3 08:52:51    

《咏桂》 宋.杨万里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

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诗意翻译】桂花树不是人间的树种,而是从月宫移栽而来的,只要月亮上的广寒宫微微散发出香气,一旦微风吹来所以就会漫山遍野飘香。

【个人见解】诗的开局就直接说桂树不是人间物种,而是月亮中来的,既是诙谐的表述,又表明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第三句用夸张的手法意在表明桂花香气扑鼻,只要微风习习,就会香飘遍野,更加充实了作者对桂花喜爱之情。


《鹧鸪天》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创作背景】此词当作于宋徽宗建中靖国之后,作者与丈夫赵明诚居住青州之时创作的。

【诗意翻译】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理所当然地成为花中之冠了。大诗人屈原啊,可真叫无情无义,在写到诸多花木的《离骚》里,为何桂花不被收?

【个人见解】词的开篇主要描写桂花的特征,外观平凡无奇,内在却实香气宜人;紧接着作者强调优秀的事物是不需用太多的外部事物加以掩饰的,内在的美感和素质足以弥补客观事实上的不足和缺陷。“鹤立鸡群”“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一种非常现实的客观事实和社会风气,一定要理性认识,客观对待,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不管是山涧林莽,还是温润之地,或者是能否得到赏识重用都要保持自己固有的本色。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亭地白树栖鸦,冷霜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创作背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为友人杜元颖所作。

【诗意翻译】中秋的月光洒满庭院,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乌鸦静静栖息在树上。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院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家?

【个人见解】全诗主要基调就是一个“静”字。前两句选取月光皎洁、栖鸦不惊、露湿桂花三个具有典型特征的意象,写出中秋的独特夜景。后两句没有从正面抒情,而是用委婉的疑问语气,把诗人对月怀念友人的感情表达得更加深沉蕴藉。全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意境幽美,想象丰富,语言形象生动,感情真挚,委婉动人。

《鸟鸣涧》.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创作背景】王维的《鸟鸣涧》当作于开元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其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

【诗意翻译】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个人见解】静坐,轻闭双眸,放下一切过往,想一想古人对生活的把握和享受。身居山野,夜半时分,山涧清幽,就连桂花飘落的声响都能清晰可见,一轮明月的升腾惊醒栖息的夜鸟,鸟鸣声时时回荡山谷。人闲、桂落、夜静、山空、月出、惊鸟、时鸣、春涧八组景象既有作者看到的,也有作者听到的,更有作者想象的中秋月夜下春山的种种美丽景象,是对美景的本质描写,更是最当下惬意生活的真实写照。

《寄龙山道士许法棱》.唐 刘长卿

悠悠白云里,独住青山客。

林下昼焚香,桂花同寂寂。

【诗意翻译】白龙道坐落在悠悠白云间,独自一人寄宿在此,白天在桂花林下焚香,享受时光,桂花也在静静开放。

【个人见解】从诗歌的题目就能看出来作者是寄宿在龙山道士许发棱的修行之地。开篇就展现出烟雾缭绕,静雅空幽的场景。或许此刻的诗人正在林下摆放着一处茶几,上面摆放着喜欢的檀香,用山泉水冲泡着一壶好茶,翻几页古典,书写几句情怀,听秋风吹过山谷,鸟儿在林间鸣叫,此时,桂花的香气夹杂着檀香的香气让嗅觉更加惬意。

《谢人寄双桂树子》 宋 .欧阳修

有客赏芳丛,移根自幽谷。

为怀山中趣,爱此岩下绿。

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

更待繁花白,邀君弄芳馥。

【诗意翻译】收到朋友赠送的两棵桂花树苗,它们原本生长在深山幽谷之中,带着山野的趣味和岩石下的翠绿。清晨欣赏着露珠与秋阳映照在枝头,以及树荫下弯曲的药栏,展现了桂花树的清新雅致。期待着这些桂花将来繁花盛开时,邀请朋友一同前来欣赏那芬芳四溢的景象。

【个人见解】在古代诗文中我们能够经常欣赏到折柳相赠,依依惜别的动人画面,也有矛草、艾草的习俗,都寄托了美好寓意。未有人赠送桂花树的诗文还是第一次阅读到。诗的前两句主要描写了桂树本是山间之物,虽然被移栽,但自然的特征始终如一。三四句主要描写对桂树的喜爱之情,希望通过几年的精心呵护,期望桂树花满枝头,到时候邀请好友一同欣赏,岂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吗。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与友人共享美好事物的心愿。

《咏岩桂》 宋代.朱熹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

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

【诗意翻译】生长在岩石下面的桂花树亭亭玉立,每年的晚秋时分都会独自开放,芳香四溢。桂花树枝叶繁茂,层层叠叠,淡化色的小花朵密密麻麻,数不胜数。它清芬袭人,浓香远逸。那独特的带有一丝甜蜜的幽香,常常使人遐想联翩,勾起种种美好的联想,竟然吸引来了朵朵白云相伴。有谁能够真正了解王孙们的真实意图,只能凭空吟唱《招隐章》。

【个人见解】这首诗歌巧妙地写出了桂花虽处僻远之地,但芳香依旧品性,从而表现出朱熹对自由安祥生活的向往和对甘于淡泊,不求闻达品格的赞赏。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 宋.苏轼

月缺霜浓细蕊乾,此花无属桂堂仙。

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

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创作背景】大致是作者苏轼在宋熙宁二年后,为父丧守制期满还朝,在判官告院位,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期间所写。

【诗意翻译】农历八月中秋前后,天高云淡,霜浓气爽,百花几近凋零,却正是桂花怒放、香气四溢之时。此花不同凡俗,打一开始本就属于玉堂仙所拥有。桂树正直、不同于流俗的秉性能够得到破庙山僧的怜爱,其清净娇美的姿容能得到身着白绢裙女子的鉴赏。但愿朋友经常光顾,采撷桂花,连缀而成佩饰,常挂身上,以不致把我这珠独秀的、与众不同的香花,总是任其在地老天荒的小溪边不闻不问,而受到冷落、而感受孤寂。

【个人见解】作者借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给朋友元素这件事,以桂花自比,来表达外任后,仍然保持高贵、清廉、耿介、不随流俗的秉性情怀,以及孤芳自赏,而不被旁人理解的郁闷心情,借以排解作者落寞、孤寂之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