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记者获悉,7月21日—27日,由荣宝斋广州有限公司与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东信株式会社承办的“悦饰心裁——张凡艺术首饰展”,亮相日本京都国际艺术文化交流中心,展出中国当代首饰设计师、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技艺传承人张凡50件根植非遗花丝镶嵌传统工艺并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当代艺术首饰作品。

“悦饰心裁——张凡艺术首饰展”宣传海报。
张凡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传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首饰设计师委员会副主任。其作品被美国艺术与设计博物馆等诸多国际博物馆、艺术机构、私人藏家收藏。
金银首饰见证了文明的发展和审美趣味的变迁。有些审美亘古不变,而审美的载体形式语言当随时代发展而有所更新,张凡的作品可谓将赓续传统与个人独特认知结合当代转化的创新个案。她把“中国传统金银细金工艺”的金丝编织与颤珠技艺淬炼成她独树一帜的标志性语言,经她改良后的细金工艺,金丝柔软且易塑形,或嵌珠玉,或用细金丝与玉、翡翠作品相互缠绕、连缀、包裹,缠金流光,使得作品晶莹辉耀、玲珑有致。
让人激赏的是,张凡从传统获得养分的视野愈发开阔,别出心裁地将荣宝斋珍藏近现代书画作品中的意象跟艺术首饰进行结合,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完成了对名家作品的创造性转化。张凡的作品典雅华贵,又透溢出浓郁的书卷气,每件作品的命名都饱含深意,文心可鉴。此次在日本京都展出的作品荟萃张凡不同时期的代表力作,呈现出当代匠心活化传统工艺的非凡成就和中国首饰设计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新气象。

《礼赞-祖国万岁》胸针 和田玉、珊瑚、Au750黄金
本次展览最让人瞩目的作品莫过于主展作品《礼赞——祖国万岁》。据艺术家张凡介绍,该作品是她受荣宝斋印制的齐白石《祖国万岁》木版水印作品启发而创作。齐白石《祖国万岁》原作创作于1955年国庆,画面中的万年青果实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感,“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则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艺术家通过颤珠技艺,以常用于古代凤冠的弹簧状的金丝串起海洋馈赠的红珊瑚珠,酷似万年青果实,让丰厚的珊瑚珠在不经意地颤动间展现出生命的活泼。新疆和田玉的青花料与画中墨色晕染的万年青叶片正好契合,金丝编织的绸带环绕着万年青,表现了国庆的喜悦之情舞动心弦。

张凡为现场嘉宾进行了展览导览,深入解读作品背后的创作理念与文化内涵。
开展当日,中日各界人士还以艺术首饰为主题畅所欲言。闻讯前来观看的喜闻堂社长田中子朗看到展品非常激动。他表示,荣宝斋于20世纪70年代初推动中国书画艺术家到日本,通过艺术展开中日交流对话、文明互鉴,唤起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此次展出艺术首饰作品别具匠心,文心深蕴,展现了传统出新的时代气息。”
现场展品——

《金鸡吉丰》吊坠胸针 琥珀、钻石、Au750黄金
艺术家借由一块内含“金鸡地图”的琥珀材料,创作了作品《金鸡吉丰》。琥珀与黄金的组合如同在和诗,琥珀在讲述一个瑰丽的世界,黄金在表白对琥珀的赞美。 用琥珀中同样形态的异形椭圆金片制作镶嵌,金丝编织的蝴蝶结用钻石串起同心扣,丰收的欢腾气氛弥漫开来。

《芳菲伊始》戒指 红宝石、珐琅、Au750黄金
“伊始”是艺术家芳菲系列的第一件作品。是花丝与镶嵌两种技艺的新全新结合。椭圆形祖母绿宝石的蛋面造型切割方式比较稀有和古典,源自明代万历皇帝的“大禄带”的祖母绿切割造型。整件作品烧制珐琅工艺与花丝工艺结合属于艺术家本人首创,艺术家亲手烧制,难度很高。

《金心玉虫》胸针 吉丁虫壳、珍珠、紫铜鎏金
艺术家复原清代宫廷玉虫工艺,将金丝编织与“玉虫”“心字”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一只承载古典与现代的“玉虫”化蝶而生。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罗彦清
图片由荣宝斋广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