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由梅州市文联指导,梅州市客家文学院、梅州市作家协会、兴宁市胜青学校联合主办,梅州市作家协会校园文学创作委员会协办的“文学客家”进校园专题讲座在兴宁市胜青学校举行。
梅州市客家文学院院长、市作协主席陈柳金,嘉应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杜昆,广州市越秀区作协副主席庄岩,梅州市作协理事、市作协校园文学创委会主任龙列岳以及该校部分老师和学生代表100多人参加了活动。


专题讲座现场
兴宁市胜青学校校长罗雪锋表示,教授、作家走进校园开展文学讲座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素质教育的有效探索,对于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和写作热情,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与人文素养起到很强的引导和启发作用。他希望学生们在讲座中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打开精神视野,点燃文学梦想。
现场开展两场精彩的讲座。杜昆在题为《如何在审美与神秘之间平衡》的讲座中,以贾平凹中篇小说《美穴地》为例深入讲解,引导学生创作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结合起来,加强对人性的思考和人文主义的关怀,通过意象叠加构建神秘感又不失美学分寸。他勉励同学们向上向善、脚踏实地,在生活中感悟美、追求美,引领在场师生走进文学与文化交织的奇妙世界。陈柳金为师生们做了题为《AI时代写作的五个制胜锦囊》的专题讲座。他通过实例客观分析了AI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指出了文学创作在AI时代面临的挑战性,以及AI写作和作家个性写作的差异性。他从语言、学识、情感、思想等方面强调了好作品的几个特征,着重从看见世界、感受世界、虚构世界、思考世界、表达世界几个方面为学生们传授了写作制胜的五个锦囊。
听课老师表示,两场文学课干货满满,受益匪浅,学生与教授、作家面对面交流,近距离接触,能有效激发文学热情。讲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经验,起到很好的教育启示作用,文学进校园与课堂教学形成优势互补。
文 | 危健峰 赖嘉华 杨光辉 李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