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体系建设,新泰市青云街道银河社区以“四点半课堂”为载体,创新推出“公益大集”多元服务平台,将20余个特色项目,通过“非遗传承+普法教育+健康守护+生态实践”四维联动模式,将社区服务转化为生动实践,以沉浸式体验掀起未成年人关爱新热潮。
跳蚤市场“小置换”传递爱心“大能量”。活动现场,儿童跳蚤市场化身“爱心中转站”。孩子们在家长指导下,将珍藏的绘本、精巧的手工作品、心爱的玩具精心摆放,开启一场充满童趣的物物交换之旅。这边,一本童话书换走了绿意盎然的小盆栽;那边,一个芭比娃娃换到了有趣的科普画册。每件物品都承载着孩子们的心意与期待。这场充满仪式感的交换,不仅让闲置物品焕发新生,更让孩子们在热情的交流与分享中,真切体会到“分享快乐,收获温暖”的奇妙感觉,让公益的种子在欢声笑语中悄然生长,绽放出温暖的光芒。
非遗工坊“小手作”传承文化“大智慧”。“非遗互动区”化身传统文化的“魔法课堂”,一双双稚嫩小手正开启传统技艺探索!“新泰面塑”代表性传承人李学全现场开课,孩子们跟着老师傅指尖轻转、捏柔,彩泥就像被施了魔法,瞬间变成俏皮的蘑菇精灵、摇尾巴的小黄鸭。除此之外,隔壁的漆扇绘制区,孩子们挥笔点染,让传统纹样在扇面“起舞”;香包缝制区里,银针穿梭间,艾草清香与非遗匠心悄然融合。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学得有模有样。这种“讲解故事+动手实操+趣味互动”的方式,既破解非遗传承“看不见、摸不着”的难题,更以“做中学”模式激活青少年文化基因,实现非遗保护与青少年美育的奇妙共鸣。
普法小兵“微行动”筑牢法治“大屏障”。“青·不言轻”法治宣讲现场热闹非凡!一群身披绶带的“普法小兵”在公益大集上成为亮眼风景。由新泰市人民法院,银河社区,市开元社工中心联合举办的特色项目中,20多位自发参加的少年志愿者主动“出摊”,用童趣十足的语言向街坊邻居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要点。“阿姨,您知道孩子独自在家有哪些风险吗?”的互动问答,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生活场景。这种“孩子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区”的普法新模式,推动未成年人保护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传播”,构建起社会共治的法治防护网。
健康市集“小摊位”汇聚服务“大民生”。活动现场,五大功能专区亮点频出:眼科医生开展近视防控趣味测试,垃圾清扫志愿服务吸引孩子争相参与,口腔义诊台前家庭组团咨询,专业建议干货满满。20余个公益摊位以“游园打卡”形式,将健康管理、生态教育等知识融入互动体验,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增长健康知识,家长也收获实用健康指南,实现“一个课堂多重收获”,让民生关怀在欢声笑语中悄然落地。
此次公益大集是银河社区深化“四点半课堂”内涵的创新实践。下一步,银河社区将联动更多社会力量,持续推出丰富多彩的特色项目,通过资源整合、场景再造、效能提升,打造未成年人社会支持的“银河样板”,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共建共享中绽放多彩童年。 (大众新闻记者 刘涛 通讯员 刘红 何红梅)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