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白酒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冰河期。”
这个春天,酒商们守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存货,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旺季不旺”。从2016年行业产量创下1358万千升的巅峰,到2024年直接跌到不足500万千升,八年间白酒江湖像是被按下了倒带键。

曾经在宴席上撑场面的液体黄金,如今在代际断层和健康焦虑的双重夹击下,渐渐褪去了光环。结合行业数据和实地走访,我们发现这4个症结如同缠在白酒行业脚上的镣铐,短期内恐怕难以挣脱:
一、年轻人不买账
现在90后都成消费主力了,可这帮年轻人跟白酒就是不对付。周末约着喝奶茶能排两小时队,晚上蹦迪手里攥着鸡尾酒,露营包里塞满果味气泡酒——唯独白酒,在他们眼里跟老爸的搪瓷缸子一个辈分。
年轻人吐槽起来句句戳心窝:“入口像吞火球,喝完就醉了,第二天起床天旋地转”。更尴尬的是要是在同学聚会上拎瓶白酒,全场看你的眼神就跟看出土文物似的。

数据明摆着,这两年果酒销量每年涨12%,便利店冰柜里预调酒占了两层,连超市都把威士忌摆在最显眼位置。现在年轻人买白酒,不是年会敬领导就是过年哄老爹,就连婚宴场子,原先堆成山的白酒箱子,现在都换成红酒香槟混搭了。
二、老酒友力不从心
60后70后倒是真稀罕白酒,可身子骨不答应了。老哥几个聚餐刚举杯,这个摸降糖药,那个掏降压片,好好的酒桌整得像养生座谈会。

退休潮更是给白酒市场泼了盆冷水。原先谈生意三天两头喝大酒,现在退了休一个月喝不上一回。儿女们盯得紧,回家想陪老爷子喝两盅,还得跟做贼似的把酒藏米缸里。我认识个卖酒的老板直叹气:“以前有客户住院还惦记着要酒,现在发促销短信,回戒了的比下单的还多”。

三、酒桌规矩大变样
“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这话现在说出来,饭桌上能冷场五分钟。劝酒的成了笑话。
婚宴变化最明显:前些年每桌标配两瓶白酒都不够,现在摆瓶茅台当装饰,散场时瓶盖都没拧开。现在满大街查酒驾,城里人还能叫代驾,村里老张儿子结婚,几个叔伯喝完酒愣是推着三轮车走了三里地。
最要命的是劝酒风险。去年有公司聚餐喝出人命,一桌子连带公司全吃了官司。

四、钱包瘪了
“消费降级”这个词听起来挺文雅,说白了就是:钱难挣了,喝酒也得省着点。
到了2025年春节,白酒的销量同比暴跌了15%,尤其是中高端酒,直接下滑了20%。以前大家送礼都是成箱地搬茅台,现在连一瓶500块的习酒都觉得贵。超市里卖得最好的白酒,基本上都是30到50块一瓶的光瓶酒。

这年头,大家的钱包瘪了,喝好酒的日子也变得奢侈了起来。大家现在不太愿意花那些非必要的钱了,买酒的时候也更倾向于选择实惠的酒款。特别是那些一百多元的酒最受欢迎,比如下面这款酒,就特别适合现在的市场需求。
国康1935
这两年,这款53度的酱香型白酒不仅销量没有下滑,反而有所反弹。它能受到众多酒友的喜爱,主要归功于其卓越的品质和实惠的价格。就连行家喝完后都盛赞它不输给大品牌名酒。这款酒之所以好喝,是因为它是贵州的老品牌,酒厂自1993年在茅台镇成立,几十年来一直稳居核心产区,这也证明了市场对它酒品的认可。

行家们常说,选酒要看产地。每种香型的白酒都有各自的优质产区,而酱香型白酒的核心区域就在贵州茅台镇。这里的自然环境温湿度非常适合微生物生长,保证了酒品的质量,而且当地还盛产酿酒所需的糯高粱。国康酒厂紧邻赤水河,拥有优质的水源,并采用大曲“12987”坤沙工艺酿造,最关键的是,酒液要窖藏五年才能勾调,这进一步提升了酒的品质。

许多酒友喝过这款酒后都对其赞不绝口。它的酱香优雅四溢,口感醇厚协调,入口时窖香浓郁,这是因为用了五年的窖藏基酒再加上十年的老酒进行勾调。酒厂实力雄厚,老窖库存超过万吨,是贵州颇具实力的基酒供应企业,这也是国康1935能够持续热销至今的关键因素。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大家对于白酒销量断崖式下跌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