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厦门日报】

厦大新生报到。

海外新生在志愿者的引导下熟悉校园。

54岁的厦大管理学院2025级博士研究生林溪发。(厦门日报记者 赵博洋 摄)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教育工作室记者 郭睿 通讯员 戴佩琪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除署名外))厦大昨起迎新,持续至今日。
今年厦大共有新生1.4万余人,其中本科生5000余人、研究生8000余人。年纪最大的新生54周岁,最小的16周岁,两人以近40岁的年龄差成为同学。
从性别构成看,本届新生男女生人数相近,比例为1.06:1。这届新生中还有43人与厦大有着特别的缘分,生日都在厦大的校庆日4月6日。
他年纪最大
以第一名成绩考上会计专业博士研究生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2025级会计专业博士研究生林溪发是位“老厦大”,不仅因为他是厦大会计系1990级本科生、2004级研究生,还因为他以54岁的年纪,成为今年厦大年纪最大的新生。
今早,本可持校友卡入校的他,特地走了新生通道。保安问他:“家长来了,小孩子呢?”林溪发说:我就是新生!
林溪发说自己“三进厦大”是机缘巧合。此前,他作为厦大会计专业硕士校外导师来参加硕士毕业论文答辩评审时,听到老师们在讨论,说国家刚刚启动会计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厦大也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招收会计专业博士研究生的高校。他回去后查了一下报名通知和条件就报了名,并以入学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这位54岁的新生说,学习无止境。他勉励“孩子辈”的同级生,入校后要扎实掌握理论知识,打好学科专业基础,希望大家都能在厦大不断成长。
他10年圆梦
曾被厦大研究生支教团教过 如今考上厦大研究生
22岁的田力群考上了厦大法学院研究生。10年前,厦大研究生支教团到他就读的宁夏海原县回民中学支教,那是他第一次知道厦大。
在田力群的记忆里,支教团不仅把学科知识教得有趣易懂,还会贴心关照每一名学生,“我们当地的孩子都比较内敛,支教团的哥哥姐姐们会主动和每个人交流,用小卡片联系、关心我们,回答我们的问题。”少年田力群也在和支教团的相处中,种下了他的厦大梦。
后来,田力群考上了南京一所高校。大三那年,他第一次走进厦大参观,“虽然之前没来过,但就是很亲切,感觉有种情感上的联系,因为曾经教过我的那些哥哥姐姐就来自这里。”田力群于是决定报考厦大研究生。
如今成为厦大新生,田力群说他一定会珍惜机会,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鼓励家乡的学弟学妹一定要好好读书,他说:“读书,至少在我身上,确实可以改变命运。”
这位本科时就曾参与支教的男生还说,读研期间如有机会支教,他也会选择参加。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