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我家的抗战故事|与抗战文物“对话” 聆听烽火回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6 10:36:00    

华声在线通讯员 刘连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川陕交界的四川省旺苍县,群山环抱间,一件件镌刻着烽火记忆的抗战文物静静矗立。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岁月的诉说者,每一件都承载着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日历程,等待着人们去倾听它们与时光交织的烽火回响。

木门轻启,凝固的历史便在眼前铺展。在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内,泛黄的指北针、斑驳的作战图……连同墙上徐向前、王树声等将领英姿凛然的戎装照片,仿佛仍在屏息静候——随时准备复现当年旺苍坝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光影。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旺苍儿女带着家乡的期盼,随部队奔赴抗日战场。当时仅有12万人口的旺苍,就有1.2万余人参加红军,四千多旺苍儿女血洒疆场,英名永镌史册。

老旧的步枪、布满划痕的文件箱,还有妇女独立师用过的物品,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有一封泛黄的家书,信纸已经变得脆弱,上面的字迹却依然清晰可辨。这是一位在前线的战士李文举(旺苍县张华镇人,1933年参加红军)于1940年农历九月初九自抗日前线寄给父母的家书。信中,他没有过多地诉说战场的艰辛和危险,而是反复叮嘱家人要保重身体,要相信中国一定能取得抗战的胜利。“盼望父母亲大人福躬康健,我知幸也。儿在前线一切安好。儿现随部队开到北上去抗日,不把日本侵略者逐出中国誓不回家。”这封家书不仅是一位士兵的心声,更是无数旺苍儿女在抗战中的缩影:他们心中怀揣着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更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

旺苍还有许多与抗战相关的历史遗迹。在木门会议旧址,几处镌刻在岩石上的抗日标语历经九十余载风雨,字迹依然遒劲有力。“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打倒日本和一切帝国主义”等1933年至1935年间红军镌刻的标语,是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历史见证。

这些抗战文物和历史遗迹,是旺苍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的精神象征。它们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如今,旺苍县正在积极保护和利用这些抗战文物,通过举办展览、开展研学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