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阿吉镇山河村养殖户魏超的身影,早早出现在自家兔子养殖棚里。他熟练地穿梭于各个兔笼间,为即将销往吉林的兔子投喂饲料。只见笼内一只只兔子毛发雪白、悠然憩息,这一批即将出栏的兔子,不仅是魏超日夜悉心照料的成果,承载着他对丰收的期待,更是阿吉镇山河村特色养殖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

“21年我返乡创业,盖了第一个兔棚,看着效益不错又在22年盖了第二个兔棚,如今我家兔棚规模仍在不断扩大。”在与魏超的交谈中记者得知,这位曾在南方工作的年轻人于四年前回到家乡,四年的时间里,他逐渐从养兔“小白”成长为养殖“大神”,兔子存栏量也从最初的十几只扩大到如今的3000多只,每当谈及创业历程,魏超总是津津乐道地和记者分享他的经历。

魏超向记者介绍到,他家的兔子养殖棚共占地450平方米,兔子品种全部为伊拉兔,“这个品种的兔子繁殖能力强,经济效益高,回笼资金快,创业以来我一直都在养这个伊拉兔。”随着养殖经验的积累,魏超养起兔子也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如今,魏超家的兔子养殖棚可实现平均20天出栏一批兔子,年出栏量可达20000只,年产值超十万元。

近年来,电商行业突飞猛进,魏超也搭上了“网络快车”,通过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分享养殖棚的工作日常,可如何实现流量变现成为了难题。山河村第一书记张磊了解情况后,邀请铁岭县网红小镇专业的电商老师来到村里开展专题授课,为魏超和村里其他的养殖户带来了电商技术的“及时雨”。“现在村里养殖业有点起色了,但光靠线下卖还不够,我就想着得跟上时代,组织了几次电商培训,教村民们用手机开网店、拍视频卖货。魏超他们学得挺快,兔子通过网络也卖出去了,收入比以前更多了。”说起村里的养殖产业,张磊的眼中充满了的希望。
依托网络渠道,魏超家的兔子养殖棚收益翻了几倍,但魏超与兔子的故事还不止于此,他正计划着延长产业链条,建立品牌IP,实现从“单打独斗”转化为“共同富裕”,带动周边产业发展,让小兔子“蹦”出乡村振兴新动能。
(二三里编辑 项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