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随县王家河:六大产业驱动 乡村华丽蜕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5 12:31:00    

走进位于随县尚市镇的王家河村,一大早,晨雾如轻纱般尚未完全消散,66岁的村民汪家兰便和几位老姐妹一同出现在蓝莓基地。她们手法娴熟地修剪着枝桠,细心地为果树梳果,一举一动都透露出对这份工作的熟练与专注。

“每亩地可流转500元,加上每天80元的务工费,每年能有2万元-3万元的收入!”汪家兰笑着说道,她的笑脸在蓝莓花映衬下显得格外灿烂,而这笑容也见证着王家河村近年来的华丽蜕变。2023年,王家河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8万元,到了2024年,更是成功突破40万元。如今,六大产业如同六驾并驾齐驱的马车,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疾驰,引领着村子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王家河村作为距离镇区仅7公里的“近郊村”,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拥有8554亩耕地和万余亩山林,堪称坐拥“金山银山”。然而,曾经的它却很贫瘠,村民们过着紧巴巴的日子。那么,如今的王家河村是如何解开土地的“密码”实现华丽转身的呢?村党支部书记何宗军指着眼前连片的产业园说道:“我们把土地当作‘聚宝盆’,凭借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引进能人和企业。先后建立了蓝莓、香菇、香稻、油茶、中药材种植基地,同时还发展了香菇、艾草、药材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形成了六大支柱产业,成功延伸出了一条‘田埂上的产业链’。”

走进湖北花果荟公司的蓝莓种植基地,1100多亩蓝莓树郁郁葱葱,像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铺满田间。密密麻麻的蓝莓果挂满枝头,长势喜人,预计不到一个月即可成熟上市。公司负责人李泽心说道:“2016年,我们流转了王家河村2000多亩土地。刚开始尝试种植无花果,但由于无花果不易保存、容易腐烂,最终经过多方考察论证,才选择了现在的蓝莓品种。这里非常适合水果种植,种出的蓝莓酸甜可口,在北京各大市场都很受欢迎。随着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不断成熟,我们的收益也越来越好。去年净利润400多万元,今年预计能达到500万元。”

据何宗军介绍,这家公司是由村里在外打拼的成功人士王斌创办的。王斌夫妻在北京新发地水果批发市场从事水果批发生意多年,事业小有成就,但他们始终心系家乡,怀揣着回乡创业的梦想。终于在2016年,王斌回到家乡创业,投资1.5亿元发展产业。蓝莓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采摘、种植、分装等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用工高峰期,周边殷店镇、万和镇、草店镇、高城镇、厉山镇等多个乡镇的乡亲们都会赶来帮忙,为当地及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为了进一步拓展水果种植产业,湖北花果荟公司还建成了两个一千平方米的冷库,并购置了5台冷链车,便于将家乡的优质水果销往北上广等大城市。未来,公司还计划打造集蓝莓栽培、种植、销售、加工、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

在不远处的中药材基地,一排排整齐的黑色薄膜下,孕育着各类中药材幼苗,大通草、白蔹、射干、粉防己等十多个品种在这里茁壮成长,一些嫩芽已被移植到旁边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这里是随州市广鑫农业公司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流转了王家河村170亩土地,并配备了完善的灌溉供水系统,既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又便于区域化管理,形成了从种苗培育、药材种植到药材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从培育、种植、管护,到采摘、分拣,再到烘干、包装、销售,每年用工量可达一万人次。

70岁的陈大叔蹲在育苗棚里,仔细数着新出苗的百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家门口干活,既能照顾孙子,又能挣‘养老钱’,这日子真是美!”

“我们这里的土地特别适合种植白蔹,据说把我们这儿的白蔹移植到外地就会变成红蔹。”何宗军满脸自豪地说,“白蔹等中药材用途广泛,不仅能用作中药材,还能用于制作高端面膜,韩国的商家都过来收购。”为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何宗军自己带头种植了400多亩中药材。

放眼望去,王家河村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的万亩油茶产业园映入眼帘。嘉霖农业种下的1600亩油茶苗,沿着起伏的山坡层层排列,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梯田。在油茶林下,还套种着凤仙花、白蔹等中草药,这种以短养长的立体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

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与发展,王家河村的六大主导产业已颇具规模。香菇产业建立了智能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基地;蓝莓产业打造了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种植基地;香稻产业通过合作社流转土地实现规模化种植;艾草产业围绕艾制品研发、加工和销售不断拓展;中药材产业与企业紧密合作建设种植基地;油茶产业也在逐步扩大种植规模。这六大产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收益分配方面,王家河村创新采用“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多元合作模式,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出最大价值。蓝莓产业的土地流转收入达5万元,香菇产业分红达20万元,艾草基地租金为2万元,中药材入股收益5万元,油茶土地流转收入20万元……谈及这些,何宗军对各项收入数据了如指掌,言语间充满对村子发展的信心。

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收益,更让曾经的“空心村”重新焕发生机。如今,返乡青年在合作社里开展电商直播,将香米、艾制品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留守妇女在蓝莓基地学会了有机种植技术,成为了专业的“产业工人”;就连古稀老人也能在中药材基地打零工,实现“银发增收”。

微风轻拂,蓝莓园的滴灌系统喷出细密的水雾,在阳光的折射下闪烁着七彩光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六大产业如同六根坚实的支柱,稳稳地撑起了王家河村的共富梦想,也为荆楚大地的乡村振兴事业写下了生动而精彩的篇章。

(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姜 群)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