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望海园中学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聚焦“课程”“活动”“环境”,打造“红色课堂”,建设“红色阵地”,激活“红色能量”,以思政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为核心,打造文化底蕴深厚、活动常态长效、资源共建共享的“红色教育”爱国主义特色品牌,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铸就了坚强的思想基石。
聚焦“课程”,实施思政育人
望海园中学充分挖掘各门学科所蕴含的思政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学科学习目标,通过跨学科综合育人模式,把积极情感、端正态度和正确价值观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

科学家精神宣讲团走进望海园中学
学科类课程。语文、英语学科开展“戏剧嘉年华”活动,让学生围绕课本上的红色故事、传统文化等主线,自主完成学习课本——编写剧本——制作海报——设计舞美——策划运营——展示风采等环节,提升民族自信;历史学科“探究威海近代英式建筑”、地理学科“探访威海传统民居——海草房”、综合实践学科的“祖孙三代求学路”,让学生在探究中真切感受新时代发展脉搏。
劳动课程。将劳动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发了女生版的创意小裁神、男生版的木工机械,艺术版的烙铁画、生态版的草木染、科创版的3D打印等劳动,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劳动体验。同时,依托校外和校内的责任田,分级部开发了“‘南’园一隅”项目化劳动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品质,让劳动美成为铸魂爱国志最鲜亮的底色。
科创课程。围绕“未来健康生活”主题,从衣、食、住、行四个层面挖掘社会上的热点冲突问题,带领学生从科学人文、经济政策、生态环保、健康安全、社会伦理等五个角度开展研讨与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
阳光课程。通过升旗仪式和班队会课引导学生成长为有中国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少年,心理健康课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顿,培育健全人格。
聚焦“活动”,探索实践育人
为延伸课程育人成效,望海园中学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引领,依托‘大家庭教育生态’,打造常态化校园特色活动体系。

红烛宣讲团教师为学生讲授爱国主义故事
艺体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党史万米接力赛”“创·艺嘉年华”“六一欢乐季”“毕业艺术节”、军训展演和秋季运动会、“美术作品展”“新年才艺展”等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望海学子的家国情怀。
节日活动。依托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将学科文化、家庭传承、社区宣讲融入节日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寻家风、探家训、立家规、扬家德”系列活动等各种实践体验活动。
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本土红色研学基地开展活动,如消防大队里颂扬奉献精神、自来水厂里感受节水节能、社区志愿服务宣讲提升责任意识,各种劳动、科创、非遗、团建等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激发强国之志。
聚焦“环境”,践行文化育人
作为威海市首届“精致校园”,望海园中学的“校园景观”,充分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新生态。
实景场域。学校依托“庭园洄游式”空间设计及8米宽走廊,打造兼具育人功能与文化特色的实景教育场域。党建大街、南水北调墙、中国科技墙、美德少年榜、古今丝绸之路、家风长廊、诚信驿站、健康生活方式警示长廊、禁毒教育长廊等处处渗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体现着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
主题宣讲。以“五爱文化”为中心,组建灯塔、红烛和星火“三级宣讲团”,面向社会、家长、学生开展宣讲20余场次,邀请科学家精神宣讲团、陶克少将走进学校,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爱学校、爱我家的五爱情怀。

科学家精神故事会
下一步,威海市望海园中学将继续以“全环境之力”铸魂爱国志,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不断提升立德树人能力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师生、家长、社会看见未来教育生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