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正式启程。一列满载着游客期待与乡村希望的“幸福快车”,不仅串联起齐鲁大地的秀美风光,更成为山东提振消费、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以文旅融合为突破口,创新消费场景,激活乡村经济,山东走出了一条具有齐鲁特色的振兴之路。

一列火车,串起了“诗与远方”。
“一纵两横”三条黄金线路,串联全省11市22个站点,辐射带动沿线200多家景区,既有“一触即达”的景区,也有藏于“深巷”的美景。山水人文、红色记忆、乡村田园……多种主题线路将济南泉水、泰山雄姿、曲阜“三孔”、沂蒙红色教育基地、微山湖湿地等著名景点有机串联。
“一线多点”的旅游新模式,让游客在舒适便捷的旅途中,深度体验到齐鲁文化的厚重与乡村风光的魅力。
“流动的文旅综合体”,体验移步换景、一日千年的齐鲁风情。这种“交通+旅游+消费”的创新模式,有效破解了乡村旅游“最后一公里”难题,让说走就走的乡村游成为现实。
一站一特色,激活了乡村消费新场景。
一场流动的市集,让乡土特产“乘着高铁”进城了。“齐鲁1号”列车的每一站都成为展示当地特色产业的窗口。在临沂站,游客可以体验沂蒙山区的传统手工艺柳编制作;在潍坊杨家埠站,有非遗——木版年画现场教学;在枣庄台儿庄站,游客不仅能欣赏古运河风光,还能购买到当地特色的石榴深加工产品。
“游客进得来、产品出得去”。“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让乡村土特产变身旅游纪念品,传统工艺焕发新生机。
这不是山东推行旅游列车第一次成功的实践。早前,蒙阴县依托专列停靠契机,打造“岱崮地貌”研学基地,带动周边村庄发展民宿产业;微山湖站结合湿地特色,推出“渔家乐”体验项目,让百余户渔民实现转型增收。
鲜活的案例证明,旅游专列如同“金丝带”,将城市消费力精准导入乡村,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一业兴百业。“齐鲁1号”旅游列车的开通,其意义远超交通便利本身,它代表着山东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创新实践。车上车下联动优惠和配套服务、周边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等推出各类优惠措施、即将推出200多个旅游列车主题线路产品、列车沿线开通重点景区旅游专线10多条……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实现了“修一条路、串一片景、兴一方业、富一村人”。
文旅消费小切口,做活乡村振兴大文章,这是农民腰包实实在在地鼓起来,是乡村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是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智慧。
这列开往春天的列车,承载的不仅是游客对“诗与远方”的向往,更是城乡要素流动的活力、消费升级的动能和文化自信的底气。在铁轨延伸的方向,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泰山日出、黄河入海的盛景,更是一个个因路而兴的村庄、一张张因客而笑的脸庞。这或许就是“好客山东”最生动的注脚——流动的中国,遇见希望的田野。(文/陈一钊)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