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21:45:00
近日,在瑞安高铁站,一场老陈夫妻与小女儿跨越38年的拥抱终于实现:老陈夫妻手上的红围巾和鲜花,终于交到了他们日思夜想的小女儿手里。在举着“欢迎女儿回家”的横幅等待了将近两个小时后,女儿的身影终于出现在出站口,夫妻俩再也抑制不住泪水,伸出手紧紧抱住了迎面走来的小女儿,哽咽着说“对不起”,而女儿的一句“不怪你们”,让在场所有人动容落泪。
时间回溯到1987年,老陈因家庭原因将刚出生的小女儿送到邻村一户人家抚养。起初,他们以为离家不远,随时可以探望,但没想到再去看望女儿时,那户人家已不知所踪,小女儿也自此杳无音讯。从此,老陈夫妇踏上了漫长的寻亲之路,但由于当时技术手段有限,始终未能找到孩子的下落。转机出现在2023年11月,老陈夫妇得知公安部“团圆行动”可以帮助寻亲家庭,便主动联系瑞安警方采集血样,录入全国DNA数据库。与此同时,他们的小女儿陈女士则在福建莆田长大,从小知道自己是被抱养的。之所以动了寻亲念头,则是看到闺蜜通过“团圆行动”成功找到家人,才鼓励了她寄出血样。“因为陈女士与儿子、婆婆一同生活在贵州,所以她托闺蜜将血样带去了浙江嵊州入库。”瑞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重案中队副中队长张建德回忆道,2025年4月7日陈女士的血样入库,4月中旬系统预警,“我发现后就立即联系了嵊州,之后才电话联系上陈女士。”在得到陈女士电话后,张建德第一时间联系了她。“电话中,陈女士激动又忐忑,她哭着询问自己被送养的原因以及父母是否愿意相认。”一句“父母从未停止寻找你”彻底打消了她的心结。
认亲当天,陈女士的高铁会在上午10时16分抵达瑞安,“起初我还担心陈女士自己来没人接,结果那天早上9点左右,老陈夫妻俩带着鲜花横幅,喊上几乎所有有空的亲戚,早早等在了高铁站,翘首以盼。”张建德感叹道,这就是回家的感觉。4月24日,陈女士在养父母家兄长的陪同下回到瑞安。动车站内,老陈夫妇和家里亲戚们用最朴实的仪式迎接她回家。回到父母家中,妈妈亲手喂她吃象征团圆的汤圆,爸爸紧握她的手不愿松开。陈女士红着眼眶说:“以后会多陪陪父母,弥补这些年的遗憾。”在和张建德畅想未来时,陈女士说的都是“爸爸怎么样,妈妈怎么样”。如今,陈女士的生活将串联起三个“家”:生父母在浙江瑞安,养父母在福建莆田,而她与孩子、婆婆定居贵州。她计划在五一期间安排生父母与养父母见面,进一步拉近两家的距离。张建德直言,“我们将每一个断了线的家庭重新串联起来,肯定会持续关注这个家庭的后续融合。”在他看来,团圆不是终点,而是亲情的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