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春力量闪耀法治征程 | 浙江东邦律师事务所丁宁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9:44:00    

商於古道的风裹挟着千年尘埃,掠过这方承载着无数故事的土地。作为“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的一员,丁宁律师在这片商鞅曾徙木立信的土地上,已度过两百多个浸润在案卷与方言中的时光。办公桌上,左侧商鞅方升的微缩模型里刻着“平权衡、正度量”的古训,右侧的电脑屏幕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法条跃动如新。笔尖划过法律文书的轨迹,恰似两千年前商鞅在竹简上刻下“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力道,在时光交错中勾勒出法治的传承与坚守。

“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而丁宁律师的西部之旅,正是对这句话最生动的诠释。他舍弃都市的繁华,选择到全境处于秦岭腹地的商洛市商州区淬炼意志,用双脚丈量基层法治的每一寸土地,用行动印证着:当青年将个人理想熔铸于家国情怀,把专业本领扎根于人民需求,青春便拥有了穿透时空的价值厚度。

聚焦行政复议:规范案件办理,优化资源配置

面对占比达70%的职业打假人滥用投诉权的案件,丁宁律师没有止步于就案办案。他深耕法律法规,协助商州区政府作出多份针对职业打假人的不予受理决定,并创新建立“职业打假人复议数据库”,通过信息化手段精准识别高频申请人,遏制流水线式复议申请,为政府节约了大量行政资源。“处理这类案件时,我深刻体会到行政复议的本质在于平衡。既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也要防止公共资源被滥用。”丁宁说,“每一份不予受理决定背后,都是对‘实质正义’的审慎考量”。

参与行政应诉案件时,他协助办案人员梳理执法程序漏洞,推动“以应诉促规范”机制,助力基层行政机关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当看到执法人员开始主动研究法律细节,我意识到我们的工作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基层法治生态。”

投身基层服务:普法调解并行,守护民生权益

在参与商州区法律服务进小区活动时,丁宁律师始终秉持“本土化”思维,深刻认识到西部法治不能照搬东部经验,必须扎根乡土。从行政复议到基层调解,从普法宣传到机制建设,他的每一步探索都饱含着对西部法治生态的深度思考。

丁宁律师多次深入乡镇开展法治下乡活动,累计解答咨询80余人次,发放普法手册500余册。在法律援助领域,当涉及未成年盗窃案件时,他愈发认识到,在办公室里推敲的每一个法律条款,都是群众生活里的公平秤。“在西部,很多群众面对法律时是迷茫的,我们多一点主动,他们就少一点无助。”

建言法治建设:精准施策提建议,长效发展谋新篇

基于实践,丁宁律师提出构建精准化法治响应体系、完善行政争议源头治理等多项建议。他特别强调,西部法治建设需要本土化解决方案。比如在农村普法,用方言讲案例比单纯念法条更有效;处理土地纠纷,既要讲法律也要懂民俗。

端午时老乡塞来的一包粽子,成为丁宁律师心中最珍贵的勋章。他用“三个转身”总结这段经历:从“写字楼里的诉讼律师”转变成“泥土路上的法治医生”,从“法条搬运工”转变成“基层法治深耕者”,从“职业迷茫者”转变成“初心追光者”。

“蹲在田埂上分析合同、熬夜修改法律文书的日子,让我明白全面依法治国的根基在基层。”他的成长独白,正是新一代青年律师的使命宣言。当青春与法治相遇,当专业扎根基层,每一次俯身倾听、每一回据理力争,都是在为法治中国的大厦添砖加瓦。

以脚步丈量责任,以初心诠释担当

从东海之滨到秦岭腹地,丁宁律师用行动诠释着青年律师的时代使命:在基层一线播撒法治阳光,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担当。这趟西部之旅,既是对法治中国的生动注解,更是新一代法律人写给时代的青春答卷。

未来的法治征途上,愿有更多青年怀揣“心中有祖国河山,有社会大任”的赤子之心,把专业所长化作服务群众的缕缕阳光,让青春在扎根基层中绽放灼灼光华。正如商州山间永不熄灭的法治星火,传承着商君遗韵。他们的故事终将汇聚成河,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壮阔征程中,激荡出属于新时代青年的澎湃回响。

来源/商洛司法
编辑/董明洁 陈丹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