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3日消息(记者 牛谷月)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新“国九条”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进一步优化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托管行业生态,压实托管人责任,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支持托管人依法创新组织架构,中国证监会对《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托管办法》)进行了修订。4月3日,证监会就《托管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据悉,现行《托管办法》于2020年7月由中国证监会和原银保监会联合修订发布,对丰富基金托管行业生态并强化基金托管人责任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行业形势、监管环境进一步变化,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如行业集中趋势更加明显,个别托管机构背离业务本源或未切实履责,托管机构的市场化退出机制不尽完善等。
为从制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在充分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国证监会对《托管办法》进行了修订。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完善准入门槛,强化实质展业能力和合规风控能力要求,支持在托管领域具有较突出潜能、合规与风控能力优良的主体申请该项资格;二是强化实质展业、风险隔离监管要求,在申请阶段即要求申请人作出聚焦主责主业承诺,《托管办法》还强化了基金财产与其他托管财产的隔离;三是压实托管人责任,《托管办法》要求托管人采取必要手段核查验证基金管理人提供的信息资料,强化客户及产品准入要求,避免“带病托管”,还明确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适用“一托到底”情形及相关托管要求,要求基金托管人充分揭示风险,不得约定基金托管人无法完整、有效履职的监督方式,此外,《托管办法》还强化托管人报告义务、结算交收责任等;四是健全退出机制,《托管办法》增加或者完善未实质展业、未持续符合准入条件、主动注销等3种取消牌照情形,建立健全进退有序的市场机制,同时细化托管人职责终止后的衔接安排;五是允许托管业务居于行业前列的优质托管机构设立全资子公司专门开展托管业务,此外还应当符合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的规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