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宝鸡市渭滨区艳阳高照、绿意盎然。然而沿途的绿色麦浪,正经历着旱情的考验。

去年冬天以来,宝鸡市降水偏少,部分地区土壤墒情不足。特别是今年4月以来,渭滨区高温少雨,旱情持续发展,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渭滨区农技中心副主任冯宝利介绍道:“渭滨区种植小麦3.85万亩,目前,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因干旱少雨,小麦植株较往年偏低8~10公分。”
“你看,这油菜花已经枯萎了,籽还没结出来呢。往年这个时候正是结籽的关键期。”5月6日,下乡调研的防汛抗旱保障中心董永明经过茵香河柘沟村时说道。
面对旱情,渭滨全区上下立即行动、安排部署,全力抓好小麦等作物田间管理,力保夏粮丰产丰收。自4月份以来,渭滨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主动放弃休息,组织农技人员下沉基层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及时灌溉保墒,抢抓小麦灌浆窗口期,千方百计降低旱情影响。

5月9日上午,在马营镇袁家坪村看到,一片片整齐相连的小麦长势喜人。不远处铺设的输水管道内的灌溉用水汩汩流淌,农户杨小林正挥锹疏通土坯,让水流进田地。“如今,灌溉方式已经很成熟了,水源也充足,我这5亩地今年收成不是问题,预计8万元的收入有保障啦!”当地种菜大户杨小林说。
“在区、镇的安排下,我们立即行动,组织党员干部采用井水和鸡峰山灌区中干渠引水的方式对村上农作物进行灌溉。经过灌溉,小麦整体旱情大有缓解。”袁家坪村监委会主任王引来说道。
“这块田里的小麦长势很好。”在神农镇峪泉村,冯宝利拿起一株麦穗察看小麦长势,“明显是因为之前田管到位、水肥充足,小麦的抗旱性、抗倒性也比较好。”

据了解,为确保抗旱保苗效果,渭滨区先后分两批次及时下发抗旱救灾资金,累计发放资金65万元用于抗旱救灾工作。同时,印发《关于全力做好抗旱保粮夺丰收的通知》《春播抗旱技术指导意见》,组织农技单位分片包镇,深入田间地头指导镇村农户开展灌溉和一喷三防等工作,下发技术资料6000多份,全力筑牢抗旱防线。
渭滨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永恒表示:“我们将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清醒把握当前抗旱形势,聚焦问题、系统考虑、分类施策,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担当作为,加强政策支持和指导服务,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齐心协力做好抗旱保粮工作。”
(通讯员 郭飞)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