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由保利长大承建的中山东环高速公路北延线桂洲水道桥2#主墩承台顺利完成封底施工。至此,桂洲水道桥两个“水中”主墩承台全部封底完成,标志着这一连接佛山与中山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取得阶段性突破,为后续主体结构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山东环北延线桂洲水道桥进入下构主体施工快车道 通讯员供图 中山东环高速公路北延线起于佛山顺德容桂广珠西高速,连接中山黄圃镇广中江高速,全长5.338公里,采用双向八车道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桂洲水道桥作为该项目的控制性工程,全长390米,上部结构采用PC连续刚构,大桥共有2个主墩承台均在水中,本次浇筑的2#承台位于中山市黄圃镇,地处桂洲水道南段,是北延线跨越水域的核心工程。2#承台尺寸达42.3米×16.8米×6米,设计为深埋式结构,封底混凝土采用2米厚的C25混凝土。
施工期间,项目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堪称“在豆腐上建桥”,施工区域水深超18米,河床淤泥层厚达16至22米,土质异常松软,承载能力极低,每一项施工操作都如同在不稳定的“豆腐基础”上搭建建筑。

中山东环北延线桂洲水道桥进入下构主体施工快车道 通讯员供图
为攻克该难题,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骨干带头组建技术攻关小组,带领项目团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采用“钢板桩围堰+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先进技术,施工时,团队选用24米拉森钢板桩构建围堰,并搭配三道型钢圈梁,联合支护有效增强了基坑稳定性,为后续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针对基底淤泥层,项目团队运用高压旋喷桩技术,精心打设1456根桩,这些桩如同“定海神针”,深入淤泥层,有效加固软土地基,大幅提升基础结构的抗倾覆能力。
在封底施工的关键阶段,项目团队制定“多点分层推进”专项工艺,科学规划48个浇筑点位,分步开展混凝土浇筑,浇筑方量总计达1520立方米。为确保施工质量,项目团队构建了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体系,施工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不间断对围堰变形、水位波动及混凝土流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精准把控每个施工环节,确保封底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平整度达到高标准,为承台主体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项目团队将全力推进承台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等工序,为主墩承台混凝土浇筑发起最后的冲刺。
中山东环北延线是粤港澳大湾区东西向交通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广珠西线高速与中山东部外环高速无缝衔接,进一步缩短佛山、中山与珠江口西岸城市的距离。此次2#墩承台封底完成,标志着全线下构主体施工进入快车道,对推动珠江口西岸产业协同、促进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图|记者 李婷婷 通讯员 刘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