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赵江波
8月27日,顶端新闻记者自南阳市宛城区中医药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宛城区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医药产业全链条协同共进,不断夯实发展根基、增强内生动力,在中药材种植、企业规模扩张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当下,涵盖艾草种植与加工等领域的宛城区中医药产业,正以强劲的发展态势阔步前行,年产值已成功突破40亿元大关。

宛城区中医药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张宁/摄)
中药材种植:订单模式引领,基地建设成果丰硕
在中药材种植环节,宛城区积极探索创新,实现了订单化种植模式。目前,全区主要种植艾草、丹参、白芍、何首乌等20余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9300余亩,这些药材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溧河街道办事处、黄台岗镇、红泥湾镇、高庙镇、瓦店镇等地。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睿哲农业公司和佰诚农业艾草种植基地凭借出色的种植管理和标准化水平,成功获评市级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此外,瑞泰丰中药材种植基地和河南睿哲中药材种植基地正在积极申报市级“定制药园”,一旦申报成功,预计将实现年产值500万元,为区域中药材种植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中医药企业:规模扩张,多元发展成效显著
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宛城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势能。全区中药材加工类、饮片生产类和设备制造类等中医药企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年产值达到10亿元左右。
目前,宛城区拥有规模以上中药企业7家,其中仲景百信、启胜、艾嘉源3家企业顺利获得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这标志着企业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为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宛城区积极加强校地合作。与南阳市科学院、南阳理工学院等科研院校建立紧密联系,支持河南睿哲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产学研技术创新示范基地,鼓励仲景百信联合南阳理工学院成立“伏牛山道地药材研发中心”。通过这些举措,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特色产业方面,宛城区大力发展艾草产业,成果斐然。艾草类产品占据全市市场份额的30%以上,年产值超过30亿元,成为区域中医药产业的亮丽名片。
健康养生:多元创新,服务网络不断延伸
宛城区积极推进健康养生多元化发展,全面创新中医药业态,构建起了覆盖广泛、形式多样的健康养生服务体系。目前,全区注册社会养生机构已达137家,从业人员超过1000名。仲景堂医院、仲泰医圣堂、润九堂等中医养生机构凭借专业的服务和良好的口碑,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品牌效应,为民众提供了优质的中医养生服务。
在产品创新方面,宛城区也亮点纷呈。以艾嘉源“嘉源树墩”为代表的儿童针灸产品,以其独特的设计和良好的疗效,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以“仲景饮子铺”为代表的国潮饮品,将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饮品潮流相结合,走向全国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服务模式创新上,河南艾瑞宛药业在汉冶街道开设全市首家仲景灸疗形象店,大力推广仲景灸法,年服务人次约3万余人,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到传统中医灸疗的魅力;臻艾集团在仲景街道打造社区智能艾灸康养中心,将中医养生服务延伸至社区,打通了中医养生进社区的“最后一公里”,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中医康养服务。
南阳市宛城区中医药产业在种植、加工、健康养生等多个领域齐头并进,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未来,随着各项政策的持续支持和产业的不断升级,宛城区中医药产业有望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民众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