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是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设想的呈现!
一、教案的基本环节:

二、教学流程及优秀教案
音乐教案:

《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5课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首作品,学生能够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大自然美景,在体验美好生活的同时,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聆听、演唱、律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小溪抒情、活泼的两种形象,感受歌曲波浪式的行进方式。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用甜美的声音流畅自然地演唱歌曲,能主动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小溪的音乐形象,能够用合适的声音和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准确演唱附点节奏,掌握断音和连音的唱法。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水滴、小溪、大海的声音,学生们初步感知大自然的声音,导入课题《小溪流水响叮咚》。
(二)教授新课
1.初步感知
(1)多媒体完整播放歌曲,设问:“小溪流的歌声是怎样的?”(活泼、优美、抒情)
(2)教师范唱歌曲,设问:“小溪流在来的路上都做了哪些事情?”(小溪将欢快的歌声和亲切的问候洒满来时的小路,用自己清澈的面容照尽美丽的自然风光)学生概括后,引申歌曲的内涵。(我们要体验生活的美好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学唱歌曲
(1)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尔文手势进行发声练习,提示不要大声撕喊,要合理发声。
(2)教师弹琴,学生跟琴模唱旋律,找出演唱难点“附点节奏”并解决。(运用生活中“知了”的叫声讲解附点节奏)
(3)再次演唱旋律,学生用手划旋律线感受旋律进行的方式,引出歌曲基本上采用了波浪形的进行方式。
(4)教师弹琴,学生尝试演唱歌词,针对最后一个乐句“啦啦啦”部分的旋律,教师强调要用断音和连音的唱法来演唱,感受小溪活泼、抒情的形象。
(三)音乐活动
鼓励学生分组为歌曲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进行伴奏,并编配伴奏音型,分组表演后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收获,教师情感升华。
四、板书设计
